《农女的奋斗生活》 章节介绍
李云裳宋哲峰是小说《农女的奋斗生活》中的主角人物,在作者蓝浅浅笔底生花的创作下,他们不仅拥有了生命力,而且强大的个人魅力迷倒众人无数。《农女的奋斗生活》第5章内容介绍:这个时节林子里有些潮湿,像菌子木耳之类的东西有不少,稍微走近树林,就能看.........
《农女的奋斗生活》 第5章 在线试读
这个时节林子里有些潮湿,像菌子木耳之类的东西有不少,稍微走近树林,就能看见一些腐木上长着成片的木耳,李云裳准备过去摘一些回去吃,走到一半停下脚步,注意力被一片野生白芨给吸引过去。
白芨属于比较常用的中药,因为它止血效果优于紫珠草和大蓟、小蓟等止血中药。
李云裳快步走过去打量了几眼,发现这里的白芨很多,如果拿去卖,绝对能挣不少。
刚刚升起来的压力,看见这些白芨之后,顿时消散了大半。
这些白芨大多都已经成熟,要挖出来光靠她自己可不行,但父母那里显然帮不上忙,李云裳托腮沉思了半响,决定先把年幼的弟弟李华叫来一起挖白芨,既然要改造家人,就从弟弟李华开始吧。
李云裳心情极好的摘了些木耳回去,结果却发现灶台也早就荒废,而且锅碗瓢盆之类的东西,全部都没有,她摘了这些木耳,也没地方做。
把木耳放在清理干净的四角桌上,李云裳皱着眉思索,看来还是要尽快挖些白芨去卖,否则连做饭的工具都没有,她就算去树林里摘了野菜又有什么用?
在院子里呆坐了许久,忽然传来窸窸窣窣的声音,李云裳的心顿时悬起来。
这里靠近树林,不会跑出来什么野兽吧?
正这么想着,男孩儿清亮的嗓音传来,“大姐……”
听到这个声音,李云裳刚提起的心又落了回去,看着从杂草堆后面走出来的李华,她走过去一边笑骂一边点着李华的额头,“干什么躲在草堆后边?人吓人吓死人知不知道?”
见李云裳没有半点被赶出来的颓然伤怀,李华心里的压力顿减,从怀里掏出一个馍馍递到李云裳跟前,“姐,这是娘偷偷留下来的,让我拿来给你,你今天一天都还没吃东西,快吃吧。”
李云裳愣住,看着面黄肌瘦的李华,心下涩然。
王氏那般刻薄,又有张氏在一旁盯着,能偷偷留下个馍馍,估计也是二房一家谁少吃了,才能节省下来。
没有拒绝这份好意,李云裳接过撕下一点吃下,口腔里蔓延着些许甜味儿,又撕下一块喂到李华嘴边,见李华躲开就皱起眉,“怎么看不上姐姐这点吃的?”
李华顿时手足无措,见状,李云裳皱着眉,硬塞了一块到李华嘴里,“让你吃就吃。”
“姐……你一天都没吃,这个……”
李云裳横了他一眼,“明儿你过来帮我做点事,不吃东西明天没力气怎么办?”这理由也是生搬硬套,完全是瞎扯。
李华明白姐姐的心意,眼眶泛起红。
“姐姐要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,哪儿还要吃姐姐的东西才能干?那我成什么了?”
李云裳斥道,“哪儿就那么多废话了?”
李华垂下头,不敢辩驳。
“行了,你先回去吧,别到时候大伯娘见不着你,又打你。”李华这忍气吞声的性子很不讨李云裳的喜欢,但她更多的是无奈,想要改造,任重道远啊!
“那,那我明儿早上再过来。”李华也不敢多待,说完起身就跑了。
李云裳看着李华瘦弱的背影,眉头紧锁。
不能再让二房这样下去了,李华正是长身体的时候,家里有刻薄的王氏和斤斤计较的张氏,李华吃不饱穿不暖,长此以往对他的健康有极大的影响。
心不在焉的吃下馍馍,反倒更饿了,李云裳回到屋里把炕上铺满干枯的稻草,和衣躺下。
这一晚,李云裳翻来覆去的睡不着,她从来没睡过这样的‘床’,能睡好才是见鬼了。
天才微亮,外边儿就传来李华的声音,“姐,你起了吗?”
李云裳翻身起来,快步出去,就见李华站在围栏外。
“你等我一会儿,我拿个篮子。”
茅草屋的锅碗瓢盆可能在那秀才公死后就被村子里的人拿走了,至于篮子,每户人家都有,反倒留在了茅草屋里。
李云裳提着篮子出来,带着李华就往树林里走。
“姐,你要去林子里吗?”李华跟在李云裳后面,看见李云裳走的方向,就忍不住皱起眉。
林子里可不是安全的地方。
李云裳回头看了李华一眼,笑了,“没事,不深入,就在外边儿。”
闻言,李华松了口气,他还以为姐姐要去林子里面找吃的,原来只在林子外围。
接着李华又好奇起来,这片树林外围他没少来,但也不知道有什么吃的,姐姐带他来做什么?
正想着,李云裳停下了脚步,“就是这里了,小弟,看见那个没有?”
李华顺着李云裳指的方向看去,只看见地面上一片的黄白色,“这是什么?”
“这是白芨,快来帮我挖。”说着李云裳自己已经蹲下去开始挖白芨。
李华本想再问,见李云裳已经开始挖,忙走过去跟着蹲下来,学着李云裳挖着那一块块的东西。
挖了半天,篮子里已经装满了白芨,李云裳把手里的泥拍掉大半,起身撑了个懒腰,“好了,小弟不要再挖了,暂时够了。”
李华把手里挖出来的白芨放到篮子里,然后起身,好奇的问道,“姐姐,这些有什么用?”
“白芨是中药,虽然比不上灵芝人参这类的名贵药材,但也能卖不少钱,把这些白芨处理好,卖掉的话,这个冬天都不用干活儿了。”李云裳看着遍地的白芨,心里一片火热。
有了这些白芨,足够她挣下创业的第一桶金,到时候她就可以拿这些钱做更多的生意。
李华惊叹的看着李云裳,只觉得姐姐懂得好多,“姐姐好厉害,我都不知道这是药材。”
“只要你读书,弄懂这些不难。”
李云裳此言一出,李华没有附和,倒是神情黯然。
家里只有大伯能读书,连带大伯的儿子,李家的长孙李龙跟着读书,其他人就是为了给大伯一家服务的,想要读书?只有做梦才能实现。
李云裳注意到李华的神情,想了想,提起篮子,拉着李华往茅草屋走。
“小弟,你想读书吗?”
“奶不会让我读书的,家里只有大堂哥和大伯能读书。”李华情绪有些低落。
李云裳脚步微顿,然后干脆站定,与李华面对面,认真且严肃的问道,“你认真的回答我,你到底想不想读书,说你的心里话。”
李华迎着李云裳认真严肃的表情,沉默了一会儿,坚定的点头,“想。”接着又垂下头,神情黯然的苦笑,“可是我没钱读书。”
大堂哥李龙仗着大伯是家里唯一的读书人,张扬跋扈,没少欺负人,虽然他能读书,但他根本不看书,李华有一次还看见李龙拿着书撕着完,撕完了又赖在他的头上,说是他撕的,为了这事儿,他还被奶奶王氏暴打了一顿,半个月下不来床。
大伯为什么会在家里有这么超然的地位?不就是因为他会读书,还考了童生吗?
如果他也能读书,也考了童生,是不是奶奶就不会再这么对待他姐姐,他父母和妹妹?
李云裳没有再说什么,也没有对李华许什么让他读书的保证,现在她说什么,李华肯定是不会相信的,在现在的李华眼里,她自己的温饱尚且不能保证,如何拿钱让他读书?读书要花费的银钱那真可以说是一笔巨款。
回到茅草屋,李云裳就让弟弟回去了,自己则开始炮制白芨,虽然说炮制得很粗糙,但也是环境限制所致。
将白芨炮制好摊开在烈日下暴晒,用灶屋里找到的碾体和杵将白芨碾成粉末,配五倍子末放在身上备用。
她配的这个东西能迅速止血,毕竟她要时常在外行走,保证不了自己的人生安全,谁能保证她不会受伤?有了这个,也许就能保下一命,等来大夫救她。
花了好几天的功夫炮制了一批白芨片,用布包好了放在篮子里,然后趁着天色早往县城里走去。
进了县城,问了好几个人,终于来到了一家药材铺门前。
擦了擦额头的细汗,李云裳提着篮子进了药材铺。
甫一进门,就有个十来岁的少年走过来拦住李云裳,“干什么的?”
少年态度略有些傲慢,因为李云裳穿着粗布衣,浑身上下也没什么值钱的饰品,手里还提着个不知装着什么的破篮子,心里就有些轻视。
他在药材铺跟着坐馆的大夫学了几年,怎么会看不出李云裳是来卖药材的?只不过是看李云裳面生,故意挑刺儿罢了。
李云裳也不是菜鸟,如何看不出这个看上去像药材铺学徒的少年是在故意为难她?她也没往心里去,毕竟阎王好见小鬼难搪,现在得罪他,到时候搅和了她卖药材的事,也是她吃亏。
“我是来卖药材的。”说着李云裳把包着白芨的布揭开给那学徒看。
少年凑近看了一眼,就忍不住冷笑,“你这姑娘倒是有趣,拿的什么树根炮制的渣滓跑来我们仁和堂当药材卖,你看我像傻子吗?拿这些东西糊弄你小爷?拿着这些树根渣滓,快滚快滚!”
李云裳皱起眉,“你不认识就叫你们仁和堂坐馆的大夫过来认一认,这是白芨,你在这药材铺学了几年了,难道常见的药材都不认识吗?”